什麼是 SSD?

SSD就是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有很大的不同,固態硬碟是在一張電路板上焊零件上去。

而傳統硬碟就像是一張光碟在裡面轉,如果撞到或是摔到都有可能會導致刮傷或資料損毀。但固態硬碟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讓我一一告訴你。(這裡只討論在筆電上的!)

而且現在通常我都會建議電腦如果沒有SSD的要去裝一個,速度真的會很有感提升。

硬碟有哪些?

傳統硬碟

  • 讀取速度 : 慢
  • 寫入速度 : 慢
  • 硬碟壽命 : 高
  • 檔案毀損 : 有機率救回
  • 耐震度 :低,摔到容易壞。
  • 價格 : 便宜,1T約在1000左右,單個容量越大價格越便宜。
HDD

SATA SSD

  • 讀取速度 : 約HDD的3~5倍。
  • 寫入速度 : 約HDD的2~3倍。
  • 硬碟壽命 : 5-10年,基本上可以撐到你換電腦。
  • 檔案毀損 : 不可能救回
  • 耐震度 :高,摔到壞掉機率比HDD小非常多。
  • 價格 : 便宜~中等,依品牌和品質有所不同,256G約800~1500。
  • 備註:SATA SSD的速度上限約在500多MB/s。
SATA SSD是什麼?

M.2 SATA SSD

  • 讀取速度 : 約HDD的3~5倍。
  • 寫入速度 : 約HDD的2~3倍。
  • 硬碟壽命 : 5-10年,基本上可以撐到你換電腦。
  • 檔案毀損 : 不可能救回
  • 耐震度 :高,如果可以摔壞通常整台電腦也爆了吧。
  • 價格 : 便宜~中等,依品牌和品質有所不同,256G約1千到1千6。
  • 備註:大概跟SATA SSD差不多,但跟M.2 PCIE SSD的插槽不一樣,購買時要注意!速度上限也一樣在500多MB/s。
M.2 SATA SSD是什麼?

M.2 PCIE SSD

  • 讀取速度 : 約HDD的5~8倍。
  • 寫入速度 : 約HDD的5~8倍。
  • 硬碟壽命 : 5-10年, 根據使用狀況,基本上可以撐到你換電腦。
  • 檔案毀損 : 不可能救回
  • 耐震度 :高,摔到通常不會壞(這裡是指電腦摔到,並不是直接拿去摔)。
  • 價格 : 便宜~中等,依品牌和品質有所不同, 256G約1千~2千。
  • 備註:且M.2 PCIE SSD的讀取寫入速度,差距不會很大,像是其他種的SSD,通常讀取比寫入快,而且差距都有點大,速度最少從1000MB/s起。

對剛接觸的人來說,外型跟M.2 SATA SSD可能很容易搞混。如果還是不懂,底下有Huan影片連結,他講得非常仔細!M.2 PCIE SSD插槽接口通常為圖一,少部分為圖2。

M.2 PCIE SSD是什麼
圖一
M.2 PCIE SSD.2
圖二

關於規格更詳細的介紹在這裡

固態硬碟 SSD Q&A

1、SSD 聽說不是很容易壞?

那是之前技術不成熟時才會發生的事,現在也是故障率算是很低了,而且現在保固都3、5年的,而且只要挑大廠、評價好的,基本上不用太擔心。

2、有 SSD 是不是就不需要 HDD?

主要還是看用途,如果是常玩遊戲但資料不多的話就用SSD就夠了,但如果有個人的檔案資料要存放建議還是買個HDD或是用雲端硬碟。

基本上我推薦512G SSD+1TB HDD來使用,SSD就放常開的程式,或是吃讀取速度的遊戲,HDD放資料、或是較少開的程式等等。

3、兩種都用就不用怕資料不見了?


雖然有用SSD+HDD,但資料還是有遺失或損壞的風險,而且都放在同一台電腦,還是不太建議這麼做。

我會建議過一定時間(像是1個月或2個禮拜)就把重要資料都備份一次,可以備份到行動硬碟或雲端硬碟,重要資料異地備份且多份都放在不同位置,才是最好的備份方法。

4、M.2 SSD跟SATA SSD要選哪一個?

遊戲放 M.2 SSD、程式放 SATA SSD,因為從遊戲可以感覺得出來讀取速度差異,像是遊戲跑圖或是黑色沙漠、GTA5這種,在遊玩時就會有明顯差異,而程式之類的放 SATA SSD 就足夠了!

5、SSD 該買什麼品牌的好?

我會建議挑大廠的買,像是:金士頓、美光、INTEL、WD、三星、SAN DISK、東芝等等的,但其實是還有蠻多品牌我覺得不錯的,但我在這裡就不全部列出來了,買之前可以先查一下評價,或是看我推薦的幾款SSD。

延伸閱讀:【固態硬碟推薦】10款高人氣首選SSD推薦

6、SSD 保固是否越久越好?

通常是,但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像是他們保固維修速度、服務品質如何,如果保固很久但常常壞也是不好,所以在挑選SSD時品牌與用料很重要!

7、單純文書用途會需要 SSD 嗎?

你想想,開機要等30秒跟不用5秒就開好,光是這點就足以換SSD了吧?也建議買個SSD當系統碟,在使用體驗上會大大加分。

8、SLC、MLC、TLC、QLC 顆粒是什麼?

SLC(單層)、 MLC(雙層)、 TLC(三層)、 QLC(多層),價格為 SLC > MLC > TLC > QLC。

因為SLC單一單元上只有1Bit資料,所以他的存取速度跟壽命也最長,而越多層,就是單一單元上存放更多資料所以導致硬碟壽命縮短。

速度方面可以理解為,由於層數越多,所以在抹寫資料的時間也就要更長,所以速度也會比較慢,但現在很多廠商技術都有進步改良,所以TLC也是很常見的選擇。

“ 由於TLC顆粒技術的進步,讓他的壽命與性能可以媲美MLC顆粒的水準,所以大家在選擇時,TLC也可以考慮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