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Arc A380顯卡 表現如何?

可以先參考下面這部影片,看完之後就對Intel Arc A380 6G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跑分與GTX 1650相當,但實際遊玩表現介於GTX 1050Ti 4G和GTX 1650 4G之間。

功耗相較於GTX 1650 4G稍高了些,但風扇聲音不明顯,這是根據影片中提到的這家中國新廠商製造的表現。

但如果出了台版像是微星或華碩的代工,散熱表現會更好,畢竟兩者的製造經驗還是有差。

之前曾寫過一篇關於Intel Arc顯卡的文章可以看一下,但這次A380是使用128個EU,表現介於GTX 1050Ti與GTX 1650之間。

Intel確定發表新顯卡品牌Arc,未來顯卡新選擇?
Intel發布確定在2022年推出Arc顯卡品牌,即將與AMD和Nvidia共同競爭,對玩家來說當然是好事,而想當然大家最好奇的就是效能部分,這裡也說說我的看法。 Intel新顯卡品牌Arc 之前曾在去年9月寫過一篇關於Intel Xe內顯的效能進步幅度大,而這次即將推出關於桌機板的顯卡,除了效能之外我對他的公版卡外觀也非常期待,畢竟AMD和Nvidia這兩款公版卡也都很有特色。 第一代基於Xe HPG微架構,代號為 Alchemist(之前叫做 DG2),而之後的幾代代號也都有公布了分別為:Battlemage、Celestial與Druid,看起來是以ABCD的英文開頭代號做命名。 目前是說具有光線追蹤硬體加速與人工智慧超取樣功能,且支援DirectX 12 Ultimate,不過實際的效果還是要等到出來後才會知道。 在2022年1月的CES展中會發表桌機顯卡與筆電獨顯,而目前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到有Intel Iris Xe MAX這個範本當作參考,雖然桌機顯卡出來的效能實際上一定是更好,但幅度就不好參考。 目前是有外媒提到桌機版GPU會有512EU且採用的是台積電6n

而我覺得他之後的兩個版本分別為A5與A7分別有256個EU與512個EU作為基準,再根據定位去做刪減,512EU的版本跑分可能與RTX 3070接近,但實際表現還有根據後續的優化才知道能不能追上。

但只看兩者的Shaders Unified數量還是不準,因為兩者架構不一樣,沒有什麼可比性,所以還是要等之後的顯卡實測出來才能知道。

還有Intel Arc在3DMark中有一個專門針對跑分軟體的優化叫做APO高級性能優化,直到前幾天才提供開關選項,這功能開啟後只能提高3DMark成績。

所以有開的話應該是會接近RTX 3070啦,但針對跑分軟體提高成績對實際遊戲沒幫助的話,是有點像作弊啦,對這有興趣可以參考下方的新聞。

Intel Arc显卡跑分优化功能被禁用:能跟AMD/NV公平竞争了
今年3月份发布Arc瑞炫游戏卡的时候,Intel提到在3DMark中有一项独特的优化,性能可提升15%,然而这个神优化并不被3DMark官方认可,被视为跑分作弊,用这个优化跑分的话是没法跟AMD/NVIDIA的显卡

以及下方影片4:18秒的位置,GPU-Z Shaders的Unified數量應該是顯示錯了,128是指EU數量,轉換成Shaders Unified應為1024個才對,如果這部分有錯誤再麻煩留言告知一下。

另外,若是與AMD陣營相同定位的顯卡相比較,則是與RX 6400相比,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兩者相比較下來,主要還是缺乏優化需要改善,在功耗與性能上都稍弱於RX 6400。

如果想看RX 6400與Arc A380詳細的對比可以參考下方這篇文章,兩者價格也都在5000元以下,算是以入門取向定位的顯卡。

Intel Arc A380首秀能打几分?我们用RX 6400考验一下
Intel终于回到了独立显卡的世界,双星争霸正式变成“三国杀”,这也是无数玩家乃至整个行业期盼已久的一天。其实,Intel去年就发布了独立显卡回归之作,代号“DG1”(被戏

Intel Arc A380顯卡 價格

而Intel Arc A380價格約為人民幣1030元,換算下來約新台幣4600左右,價格還算實惠但台版價格通常又會更高一些,實際台版售價可能會與GTX 1650差不多。

但出來的時機就真的有點可惜,如果在早個半年出反應就會很熱烈,因為加密貨幣那時價格超高,但現在跌了那麼多,而且乙太也要改成POS,顯卡也只能挖小幣,價格自然也就掉許多。

只是我看影片留言也有人提到不是不想提早出,而是優化還不完全,也是有可能,但準備好再發布就能看出Intel是真的想設計出好的產品而非趕著時間出。

總而言之,有新顯卡選擇當然是更好的,不然一家獨大的情形之前也看過,現在各家都盡量讓自己觸及的領域更多元,希望能有整合好的一套設備可以使用,像是使用AMD的CPU與GPU。

而使用同廠的CPU與GPU相容性更好,能夠提供1+1大於2的綜效,像是使用AMD的處理器與顯卡就能有SmartShift Max、SmartShift Eco、Smart Access Memory、Smart Access Graphics、Smart Access Storage等深度優化。

而Intel搭配自家顯卡搭配處理器,也會有越來越多諸如此類的技術,但這也是都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展出來的,之後優化完大概就能讓A380與GTX 1650齊平。

Intel Arc A380顯卡 光追/XeSS

光追

Intel Arc A380對於DX12遊戲的支援性較好,與N家顯卡比較同個遊戲不同顯卡下,在DX12的環境能有更佳的表現。

而且也有支援光追,儘管目前看來不管是NVIDIA、INTEL或AMD入門顯卡的光追功能看起來都是有但擺好看的,因為入門顯卡效能本來就不強,光追開下去遊戲體驗直接降一階,Intel入門顯卡也是。

況且光追還是特別需要優化的,所以吃效能的遊戲用入門顯卡開光追下去,就算卡成狗還是預期的表現,如果光追開下去還跟原本沒開一樣流暢的話就真的是黑魔法了。

A380同樣也支援DX12 Ultimate、Vulkan 1.3、OpenGL 4.6,影片輸出支持HDMI 2.1、DisplayPort 2.0、eDP 1.4、四螢幕、8K,影片解碼支持H.264、HEVC(H.265)、AV1、VP9。

XeSS

XeSS 是與 NVIDIA DLSS 的運作原理有點相似,如果不懂的話可以看極客灣的影片如下,看完相信你對這個技術就有大概的了解!

只是這項技術還是一樣需要透過持續的優化與調整才能有現在大家看到的 DLSS 的表現,但 INTEL 這兩年進步超快,相信真的有心發展這塊,應該還是能很快追上的。

Intel Arc A380顯卡 總結

總而言之,入門顯卡有這樣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特別是從原本的內顯、Iris、Xe到現在的Arc系列,剛開始內顯的性能從只能亮機,到可以輕中度剪輯,再到現在的遊戲顯卡。

看得出來性能已經進步超多,我更期待的是之後有沒有可能靠著筆電Intel CPU加上內顯就能開中特效玩大部分遊戲,又或是有什麼獨特的設計,讓CPU中的內顯效能大提升。

有多家廠商競爭也好,即便現在顯卡價格跌很多,但買二手反而有可能拿到礦卡,如果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Intel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期待之後中高階顯卡能夠帶來什麼表現來驚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