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Intel第10代處理器介紹用簡單的方式,讓你輕鬆搞懂Ice Lake與Comet Lake,還有Intel Iris Plus Graphics效能進步幅度高,在未來有機會取代MX系列的顯卡。
More...
會有這篇是因為Intel在第十代有兩個架構的處理器,分別採用不同的奈米製程,而且命名規則也有點複雜,所以這篇文章會簡單介紹如何看懂這些處理器!
COMET LAKE命名規則
先從Comet Lake來看!Comet Lake使用的是14nm的舊製程,而且是在Ice Lake之後發布的,因為當時10奈米製程產能不足以供應需求,所以才推出這個Comet Lake。
效能分級-像是 i3、i5、i7 等等的。
第幾代架構-像現在這顆是第十代架構,所以是10。
更細的效能分級-如果都是U系列,就是比數字大小,越大效能越好。
系列分級-分為H、U、Y,而根據不同需求可以選購不同的處理器,主要用途可以參考下方的說明。
H-注重效能,主要會在電競筆電出現較多。
U-低電壓省電版,注重續航的筆電會用的。
Y-超低電壓省電版,常在平版或是ChromeBook會看到。
ICE LAKE命名規則
接下來是Ice Lake的,使用的是10nm的新製程,唯一有差別的就是最後一項,在內顯上進步幅度非常的大!
Intel ICE-LAKE 新架構內顯目前有分 G1、G4、G7,G1用的是和之前一樣的UHD,而G4、G7用的是新的Iris Plus。
而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Ice Lake在效能分級上也是有分為U以及Y版本的,所以如果買錯的話性能會差非常多!
要如何分辨是U還Y呢?看到更細的效能分級那裡數字為35,第二位數字是5的就是低電壓U系列,而第二位數字為0的就是超低電壓的Y系列。
而Ice Lake還有另一點明顯的進步,在影片編碼引擎這個部分,對VP9和H.265 / HEVC的處理更加快速。
Ice Lake架構的內顯裡還有一個新功能是Variable Rate Shading (VRS),中文稱為可變速率著色,他的功能是降低部分細節以提升效能,但他降低細節的部份都是顏色相近的物件。
舉例像是陰影和雲層的部分,降低了細節看起來也是一樣,除了G1、G4、G7,只剩下1650和更高階的顯卡有而已,這種內顯對4K和8K的影片創作者支援度更佳!
G1、G4、G7有什麼差異?
在這裡要先講到EU是什麼,EU就是Execution Units執行單元,SP則是Shader Blocks著色器。
而G1、G4、G7在頻率上都差不多,預設時脈皆為300MHz,在GPU Boost之後範圍在範圍在300~1100MHz,而這根據每個廠商的設定與電壓的不同都稍微會有不同。
UHD Graphics G1-Ice Lake 32EU
G1在性能方面比UHD 620在低一點,在Iris Plus裡性能是最低的,遊戲方面大概就LoL可以順跑這樣子。
Iris Plus G4-Ice Lake 48EU
G4在性能上與MX130相似,遊戲性能大概就是勉強順跑OverWatch,支持最大三螢幕,可透過DisplayPort 1.4 HBR3或HDMI 2.0b,可以輸出8K的解析度。
Iris Plus G7-Ice Lake 64EU
雖然從跑分上來看很接近MX150,不過在實際玩遊戲使用上,距離MX150還是有點差距,不過在未來優化之後應該會好很多!
雖然在效能上還也還沒到比MX150好,不過這次內顯效能進步幅度比他CPU還要驚豔,支持最多三螢幕,可透過DisplayPort 1.4 HBR3或HDMI 2.0b,也可以輸出8K影像。
如果要購買10代CPU可以參考下圖
在最後一欄CPU Power Class那裡,Y系列也就是低電壓的版本,在內顯上效能會比U系列來的低,因為他TDP降低讓內顯的效能也會跟著降低,所以我覺得除非真的很注重續航,不然我是不會選Y系列的。
個人評價
雖然目前效能還比不上MX系列這種算是入門的獨顯,但Intel在內顯進步的幅度至少讓我們看到以後輕薄筆電有機會搭配內顯成為輕度剪輯的好工具。
資料來源:NoteBookCheck、PCWorld